协同提质|两校师生共话行知精神 传承燃灯使命照亮未来

作者: 时间:2025-04-22 点击数:

2025年4月21日晚,南京晓庄学院崇一楼文南403教室里气氛热烈,一场跨越地域的教育精神交流盛会在此上演。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和丽江师范学院的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展“知行合一 燃灯传承 —— 从陶行知到张桂梅的教育家精神对话” 主题党日活动,深度探讨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实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活动在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晓·麦”支教团李慧同学的分享中拉开序幕。她带着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投身于我国西部偏远地区的支教活动。支教期间,李慧同学积极践行“知行合一”理念,引导孩子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组织手工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用实际行动点燃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赢得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信赖。李慧同学感慨道:“支教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教育理想的实践,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希望,我深感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院黎思妤和梁金芬两名同学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到教师楷模张桂梅老师身上。黎思妤讲述了张桂梅老师创办华坪女高的艰辛历程。在贫困山区,张桂梅老师目睹女孩们受困于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命运,于是毅然决定创办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四处奔走“乞讨”办学资金,面对重重困难从未放弃。华坪女高的墙上刻着“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不仅是激励女孩们的话语,更是张桂梅老师教育理想的体现。如今,华坪女高已将2000多名女孩送出大山,改变了无数家庭的命运。黎思妤带领全体师生向张桂梅老师致以崇高敬意,并指出陶行知先生与张桂梅老师虽身处不同时代,但都怀着对人民的大爱和对教育使命的忠诚。

梁金芬同学分享了“桂梅精神”在丽江师范学院的传承故事。我校教师教育学院的虞锋老师,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坚持家访。他的足迹遍布金沙江畔的村寨,哪怕遇到泥石流等困难也从未退缩。虞锋老师记录的近300份人物档案,是丽师人“教育改变山乡”的生动见证,他的“丽师人物三部曲”成为校园的精神坐标。此外,我校采用“N+1”模式,将体育美育带到兰坪的山区学校。支教老师们教孩子们跳纳西族东巴舞、用矿物颜料画画,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这些实践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桂梅精神” 的生动延续。

同学们分享结束后,我院李继红老师交流发言。她说,教育家精神是教育事业的灵魂,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和张桂梅老师的无私奉献,都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李继红老师鼓励同学们珍惜当下优越的学习资源,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实现教育强国梦贡献力量。

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韩文琪老师总结时指出,本次活动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同学们对教育家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深入思考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同学们铭记教育家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这场活动不仅是两校师生间的交流,更是教育精神的传承与接力。它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以“知行合一”为准则,以张桂梅老师等“燃灯者”为榜样,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发光发热,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之路。

供稿: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 邮编:674199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